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服务 > 健康大讲堂
健康大讲堂
如何消除对精神疾病与精神病人的偏见与误解?
时间:2017-05-04     作者:
据统计,我国精神疾病的总发病率由50年代的2.7‰上升到90年代的13.47‰,据此数据推算,全国约有1600万人。目前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越居首位,约占    疾病总负担的1/5,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负担。因此,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加强精神病的防治,已成为卫生工作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然而,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歧视与偏见现象较严重而产生“讳疾忌医”等现象;故而,我们要正视和重视精神疾病给家庭、社会、工作、学习等带来的影响,关注弱势群体,纠正对精神疾病及精神病人的偏见和误解:

    (1)正确认识、对待精神病人。精神病如同其他疾病一样,同属于疾病的一种,只不过精神病人的发病原因不像其他疾病那样明确,且一般精神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不主动求医,或者拒绝治疗,这就加重了医疗服务的难度,因此,需要家属及亲人对精神病患者倍加关心和爱护。

    (2)理解、尊重精神病人。因为精神病是以大脑活动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为特点,常常会因他们怪异的行为、荒诞的思维、离奇的言论更是让人匪夷所思;所以对患者既要看到他们病态心理活动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正常心理活动的一面。病人的很多言行、要求、想法都是合理的,我们应尽可能满足或解决病人的要求,如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满足,应耐心解释,不能简单从事,更不能讽刺挖苦。

    (3)尊重科学、尽早治疗。了解精神疾病相关知识,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精神病人的异常行为,切不可求神拜佛,因为精神疾病的每一次发作都会对大脑带来难以逆转的损伤,如果不主动采取及早治疗而任由病情发展,就很可能会导致疾病反复加重发作;更为严重的是,疾病的每一次复发都有可能对患者的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致使其认知功能逐渐受损。因此,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应在疾病早期阶段采取积极的手段来干预和治疗。(4)提供社会、亲情关注。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并为患者提供一个宽容、支持的环境,这将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于精神疾病的预后影响很大。一个宽容的环境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但目前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仍很歧视,所以,家庭支持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学习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科学地对待患者。如在疾病复发早期,患者往往会失眠,尤其是出现睡眠昼夜颠倒、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等现象,如果家属能早期发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调整心态,很可能避免病情复发。家人还应该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起居,指导患者有规律地生活,结合患者的体力状况和兴趣爱好,适当安排患者进行简单、安全的劳动,重新适应周围环境和获得社会交往能力。此外,叮嘱患者不吸烟,不饮酒,不喝咖啡和浓茶,不吃刺激性食物,不看惊险或节奏太快的电视电影,避免过于兴奋或紧张不安,帮助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鼓励患者多接触社会,增强治愈的信心,这些在改善疾病的预后、预防疾病复发方面都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医院地址:怀化市鹤城区天星中路与锦园路交界处往南600米
咨询电话: 0745-2350362 0745-2358999 邮箱:3494895924@qq.com
网站声明: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7
湘ICP备17006890号-2    技术支持:e5e第5元素
医院官方二维码